活动人士说,自缅甸举行20年来首次大选以来的六个多月里,侵犯人权的行为有增无减。 “自选举以来,缅甸的人权状况没有明显变化,”国际特赦组织缅甸研究员本杰明·扎瓦基(Benjamin Zawacki)在曼谷告诉综合区域信息网。 在备受争议的缅甸大选后不到几个月,东盟重新审视了解除对这个拥有5000多万人口的国家的国际经济制裁的问题。 制裁表面上旨在孤立军政府,迫使该国改革其极权主义政府并改善其人道主义实践,但可以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这让我们想知道,解除这些制裁是否可以切实改善缅甸人民的处境,或者相反,只是让现有的权力拥有者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 [/caption] 根据人权组织的说法,一些最严重的侵权行为包括监禁数千名政治反对派成员和军方在少数民族地区积极针对平民,特别是在掸邦东部, 凯伦和克耶说。
“尽管口头承诺改善,但政府尽可能少做,只是为了安抚国际社会,”
人权观察缅甸问题高级研究员大卫·斯科特·马西森(David Scott Matheison)补充说。 虽然5月17日释放了65名政治犯,但仍有2 000多名政治活动分子在狱中。 缅甸政府采取的措施不足以帮助向民主过渡,联合国秘书长缅甸问题特别顾问维贾伊·南比亚尔说。扎瓦基说,释放的囚犯中有51人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才能服完刑期。 联合国特别报告员托马斯·奥赫亚·金塔纳(Tomas Ojea Quintana)最近花了一周时间从泰国评估缅甸的人权状况。 金塔纳5月23日在曼谷对记者说,少数民族地区对手无寸铁的平民进行军事化和以平民为目标继续助长暴力和侵犯人权行为,包括强迫劳动、征兵、法外处决和性暴力。 “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群体的状况严重限制了政府向民主过渡的意图,”金塔纳坚持认为。通过 综合区域信息网亚洲|缅甸:维权人士表示,侵犯人权的行为有增无减|缅甸|人权。 缅甸在2014年竞选东南亚国家联盟主席国的申请被礼貌地驳回,当时该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结束了最近一次峰会,但没有就此事做出明确承诺。 东盟其他成员国建议缅甸的申办没有得到支持,如果缅甸真的想在未来领导该集团,就首先要建设更好的基础设施。 但是,默默拒绝该国愿望的未说明原因是执政的军政府显然未能改善其糟糕的人权记录。 在东盟和世界其他国家眼中,缅甸新政府由于缺乏诚意,以及没有明确和持久的倡议来促进与持不同政见者的政治和解,因此无法加快民主化进程。 东盟也屈服于西方政府和倡导团体的压力,这些团体警告说…… 参见: 东盟与人权虚伪